经期不适是每个女性永远的痛。因为生理功能的改变,每个月的那几天,或多或少会产生头晕、腹痛、腰酸胀、四肢乏力等症状,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彻底治愈痛经。
多数人往往采取止痛药物,"熬过那几天就好了",事实上却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始终是困扰不少女性的一道坎儿。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及盆腔炎等与痛经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其中非器质性病变原因引起的痛经,是国际医学界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缺少体育锻炼和精神压力过大更使得痛经成为精英女性们难以摆脱的折磨与困扰。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3万多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痛经者超过一半,轻度占45.73%,中度占40.81%,重度占13.55%。少女的原发性痛经占75%,发病率每年持上升趋势。
刘小姐从小身体非常好,只是总有痛经的问题。从14岁初潮到现在每月都发。年纪小时尚能忍忍过去,过了26岁后反而更厉害,每次都得请假在家。一开始她听人说"结了婚就好",可结婚后反而更痛;后来又听人说"生完孩子就好",可她和老公努力了一年,都没能怀孕,只有疼痛准时每月报到。 直到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在告诉她,她的不孕和痛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读大学三年级的小王,14岁月经初潮时,即每发作痛经,总感觉经期时特别没有精神,如果稍微累一点儿,或者站时间长一点,腹痛症状就加重。迄今已7年。她听别人说,结婚后痛经就会消失,所以一直没把痛经当回事。每次用止痛药缓解。直到上个月实在痛的难以忍受,就到妇科去检查,这时她才知道她是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若不积极治疗日后会影响怀孕。
程小姐这两年每当月经来临,就备受疼痛困扰,心情非常烦躁,睡眠不好,而且觉得下腹隐痛、下坠,腰骶部酸痛。由于经期过去,这些不适症状就会消失,除了在经期时买止痛药应付外,她也没有上医院检查。前段时间,在庆祝她23岁生日时,家人送她一份"体检套餐"作为礼物。在检查后,程小姐才知道折磨她3年之久的痛经,竟然是慢性盆腔炎的报警信号!
采用艾灸刺激穴位和冲任经络,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于气海、太冲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冲任督三脉上行,疏通经络,温补元气。透背熏蒸专门针对气血不足,采用熏蒸十三方之暖宫散寒方,直接通过熏蒸的方式,全面作用于人体上中下三焦,有效调理气虚、血虚、定期调理对此类痛经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洗髓通脉通过洗髓熏蒸的技术,使药物有效成份经阴道、谷道的给药方式,使药效直达病所,快速起到疏通冲任二脉、行气活血的功效。同时可以通过蒸汽快速鼓动真气,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达到扶正以助血行之目的。用艾灸刺激穴位和冲任经络,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于气海、太冲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冲任督三脉上行,疏通经络,温补元气。
采用点穴顺气,从头到脚整体疏通经络之气,重点取任脉之中极穴,可通调冲任之气,行气散瘀。次髎穴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位,地机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行气止痛。
艾灸采用优质精选的艾条,在局部穴位地机、太冲、气海穴等重点温灸,刺激穴位和冲任经络,热力沿着经络直达病变脏腑,寒邪由里到外透邪而出,则淤血自散。配合循经通络手法,快速补充生物电,提升气血能量,大面积疏通冲任二脉及足太阴经整条经络,以"得气"为度,使相关的经络淤堵问题得到整体改善。
注意饮食:月经前除了不要着凉,还要尤其注意饮食,过量摄入油、盐、糖都会让你的痛经症状加剧。
山楂葵子红糖汤: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宜在月经前3~5日饮用。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益胃,和
血悦色功效。
三阴交:三阴交又叫"妇科三阴交",对妇症甚有疗效。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可在经期前,每日按摩,每次10~20
分钟。
中医认为,食物有的四气和五味、归经的特性,了解食物的特性并加以利用,可有效缓解痛经症状。